今年41歲的王亮是山東威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80后高級工程師,從事數控機床的設計制造,至今已經19年了。
作為一名來自機床制造一線的產業工人,通過棗莊市總工會搭建的技術比武平臺,不斷與高手過招,王亮不斷成長,曾當選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在工會的支持下,王亮成立了“齊魯大工匠創新工作室”,圍繞目前數控機床行業高速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開展創新攻關和人員培養的工作。
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強工興產 轉型突圍”呼喚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對此,王亮直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王亮回憶,2004年參加工作,剛進入公司時,機床的部件都認不全,算是一個機床行業的小白,他就從配盤、布線等基礎工序學起,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的向老師傅請教工作中的難點、疑點,認真的學習機床裝調的知識和技巧。在工作之余,他還通過自學,去學習各種專業理論知識,并思考如何去把這些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慢慢的,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王亮也逐步能承擔起一些高端產品的開發和調試任務。
在2014年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王亮團隊和合作單位共同努力,不斷提升國產數控系統的性能,實現了國產數控系統在立式加工中心產品的批量配套,為國家在機床控制大腦方面縮小與先進國家的差距做出貢獻。
后來,在山東省重大科技專項中,王亮和團隊又通過直驅技術在高端數控機床的應用,成功實現了在高精度、高速度、無磨損、無間隙等關鍵技術指標的突破,加速了公司產品向高端轉型的步伐。
“現在我們團隊又瞄準了智能制造方向。”王亮說,他們在智能生產單元,數字化裝配等方面開展攻關和技術改造,用信息化手段來提高生產制造的效率和產品質量,不斷加深生產制造環節和信息化的融合程度。
“我助企業發展,企業助我成長,要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王亮說,20多年間威達重工從一個生產農機具的小廠變為了現在中國機床工具行業30強企業,他也從一個學生成長為了全國勞動模范。棗莊的高質量發展需要產業工人,更需要優秀的產業工人,王亮期待更多的工人變工匠,讓產業工人更有力量。